首页 菲云娱乐平台注册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
七千人大会上,毛主席三次让陈云发言,陈云为何保持沉默?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2:29    点击次数:131

1962年那会儿,中央搞了个大型会议,参会的人数多达7118人,大伙儿都管这次会议叫“七千人大会”。

那时候,陈云可是中共中央的大人物,副主席、政治局常委,还是国务院的第一副总理呢。说到经济工作,他绝对是行家里手,没人敢质疑。但奇怪的是,在那次专门讲经济的会议上,毛主席特意点了他的名让他发言,可陈云却一句话也没说,这到底是咋回事呢?

在“七千人大会”那会儿,毛主席特意叫陈云出来说几句,可陈云就是一直没吭声。他这么做,其实心里头有他自己的盘算,也是挺有政治头脑的一种表现。

他老记着自己的那句老话:“不靠上头,不信书本,只看事实。”他做事总是从实际出发,实实在在地想问题。这次开会,陈云碰上的政治情况挺复杂,自己的处境也不简单,他心里面有自己的一套打算。

陈云有个常挂在嘴边的话,“不光听上面的,不光信书上的,只看实际情况。”这话反映了他对事情爱琢磨,喜欢把学到的和实际对上号的做事态度。在那七千人的大会上,他真的是这么做的。他觉得“难关还没熬过去”,得下狠心,把局面给掰回来。因为想法和大家不太一样,他就选择了少说多做。

不跟着时尚走,不随波逐流。

那时候,陈云虽然觉得当前的经济状况有点不对劲,心里头有不同看法,但他也明白,这时候站出来唱反调,对事情的进展没啥好处。

他心里明白,要是站出来说现在这情况不对,那肯定会被人家看成是故意让毛主席下不来台,所以他干脆就啥也没说,既不跟着别人起哄,也不去跟人争辩。

咱们得一直往深了去,多做实地调研,多了解实际情况。

会议开着开着,七位常委里面,有六个人都已经说了自己的想法,就陈云一个人还没开口。毛主席看到这个情况,就亲自问陈云有啥看法。陈云想了想,说:“我现在对这事儿还没完全搞明白,等我理清楚了,想好了再跟大家说。”这就是他为啥没发言的原因。

陈云是个做事特别认真的政治家,他每次要做决定前,都会好好去做一堆调查和研究,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想法和决定都站得住脚。所以啊,他觉得要是情况还没摸透,就随便发表个人意见,那可不太合适。

其实,陈云那时候对情况心里是有数的。1960年,他亲自跑到天津、河北去看工农业是怎么个情况,之后又去了河南、安徽、江苏和上海继续考察。他可不是随便逛逛,到了矿山那儿,他愣是不听医生的劝阻,连着两次下到矿井里,就是要亲自看看矿井挖掘的真实情况。

1961年那会儿,陈云回了趟老家上海青浦县,他亲自跑到农民家里,瞅瞅地里的庄稼长得咋样,还仔细问了问人家养猪、养鸡这些副业的情况。就光在一个村子里,他就扎扎实实地调查了半个月。

为啥陈云在大会上不愿意说话呢?其实,主要是因为他对经济的看法和中央的想法不太一样。他既不想在大会上违心地乱说一气,也不想因为直说了自己的想法,而破坏了中央的团结和权威。

咱们得尊重毛主席,别让他老人家觉得为难或者下不来台。

在会议上,毛主席自己认了错,还主动把中央犯错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,这让大家都挺触动的。那时候,要是陈云硬要站出来唱反调,不管他心里怎么想的,外人看来都像是在跟毛主席过不去。陈云心里跟明镜似的,知道这个节骨眼上不能添乱,所以就选择了沉默,顾全大局嘛。

大会结束后,大家都开始说上话了。

在那七千人大会上,陈云没咋说话,但这可不代表他之后也不吭声。大会一完事儿,刘少奇接着牵头开了个政治局扩大会,这时候陈云站了出来,讲了好长一段话。他把现在的经济问题讲得透透的,既全面又实在,参加会议的人听了都点头赞同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菲云娱乐平台注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